我家樓下張乒乓球枱,係個龍蛇混雜嘅江湖。有赤著上身、汗流浹背嘅阿伯,一板「揼心口」嘅推擋,足以讓你透不過氣;也有揹著書包、眼神銳利嘅學生哥,拉出一板弧圈,個波兇狠到好似要將你人生都扯穿。
我呢,就係喺呢個江湖裡,由一塊「魚腩」慢慢磨練嘅普通兵友。我的師傅,唔係咩國家隊教練,而係管理員威哥。威哥平日負責倒垃圾、通渠,但一拎起塊「紅雙喜」,即刻成個人氣場都唔同晒。
唔好睇小個「企位」
初學時,我成日掛住要學「霸王擰」、「反手爆衝」,型到盡頭便是強嘛。誰知威哥第一樣教我嘅,唔係點揸板,而係點「企」。
「後生仔,」威哥一邊抹枱,一邊用佢嗰啲充滿通渠氣力嘅手指點著我對腳:「你對腳黐咗立嗎?企到實一實,點撲波啊?你睇吓我通渠時,係咪都係睇準個位,紮穩馬步至用力㗎?」
我望住佢,佢企喺枱角,雙膝微曲,腳踭微微提起,重心壓前,似一隻準備捕食嘅雀仔,又似佢準備用鐵通對付淤塞嘅渠道——穩陣,但隨時可以爆發。原來,企位就係「地基」,同我哋買樓一樣,地基唔穩,上面起幾靚嘅裝修都係假。企得好,唔單止為了撲救,更係為了讓全身嘅力,由腳到腰,由腰到臂,最後傳到波上,一氣呵成。呢個道理,同佢通渠時講嘅「力從地起」,一模一樣。
擋,其實係一門哲學
威哥嘅拿手好戲,係佢嗰塊邪膠粒嘅長膠膠皮。佢唔多進攻,但你就係打唔死佢。我當初血氣方剛,每一板都諗住「一板過」,結果畀佢嗰種「卸力」搞到焦頭爛額。我嘅重鎚扣殺,喺佢塊膠皮上,會變成一個軟弱無力、飄忽不定嘅「怪波」彈返過來,讓我自殺式失誤。
「後生仔,你使咩咁惡啊?」威哥笑咪咪,好似睇住一個塞咗嘅馬桶:「你睇我通渠,都係慢慢『㩒』、慢慢『鬆』,等啲淤塞物自己散開。你一嚟就用『泵』猛咁泵,啲嘢實塞得更實㗎!」
我恍然大悟。佢嘅「擋」,唔係單純嘅防守,而係一種「消化」與「反彈」。佢唔會同你道力硬碰,而係將你嘅力「食」咗落去,再用一種你唔舒服嘅方式「嘔」返出嚟。呢種「以柔制剛」,其實需要極高嘅手感同預判。就像我後來在職場上,面對客戶嘅無理要求,硬碰只會兩敗俱傷,學識「卸一卸」,再引導對方去另一個方向,往往事半功倍。
殺波,要揀時辰
當我終於學識穩穩陣陣咁同威哥來回幾板後,我開始心癢,又想殺波。但機會出嚟,我卻成日「炒粉」——要么落網,要么飛出界。
威哥撿起個波,話:「後生仔,你肚餓嗰陣,係咪見到咩都擺入口?殺波都一樣㗎,唔係個個高波都係餵到你口嘅叉燒。你要睇準個波嘅高點,喺佢就嚟要跌落嚟嘅那一刻,先至出手。咁樣,個波先會聽話,好似我通完渠,啲水『嘩』一聲流暢咁冲落去一樣,爽啊!」
呢一下,我明白了。殺波唔係靠死力,係靠「時機」。要等待,要忍耐,要喺最恰當嘅瞬間,先至使出致命一擊。過早,你會撞上個波上升嘅力;過晚,你會錯過最好發力嘅位置。人生好多機會都一樣,衝動同猶豫都會敗北,關鍵在於捕捉那個「最高點」。
方寸之間嘅修行
而家,我依然喺樓下個江湖打滾。我未必能拉出最轉嘅弧圈,但我企位穩健;我未必能板板重鎚,但我懂得何時發力,何時卸力。威哥依然係我無法逾越嘅高牆,但同佢打波,已經變成一種享受。
呢張墨綠色嘅乒乓球枱,方寸之間,其實就係個人生修練場。你學到嘅,唔止點樣將個波打過去,更係點樣面對壓力(對手嘅進攻)、點樣把握機會(來球嘅高低)、點樣調整自己(腳步與重心)。
當我哋為一球精彩來回而會心微笑,為一個低級失誤而搖頭苦笑時,我哋早已忘記咗比分。呢種專注於當下,與對手透過個波來交流嘅純粹快樂,先至係乒乓球帶給我哋最寶貴嘅禮物。
乒乒乓乓,聲音清脆。在這個細小嘅江湖裡,我打嘅唔再只係一個賽璐珞球,而係一種生活嘅節奏,一種處世嘅智慧
我呢,就係喺呢個江湖裡,由一塊「魚腩」慢慢磨練嘅普通兵友。我的師傅,唔係咩國家隊教練,而係管理員威哥。威哥平日負責倒垃圾、通渠,但一拎起塊「紅雙喜」,即刻成個人氣場都唔同晒。
唔好睇小個「企位」
初學時,我成日掛住要學「霸王擰」、「反手爆衝」,型到盡頭便是強嘛。誰知威哥第一樣教我嘅,唔係點揸板,而係點「企」。
「後生仔,」威哥一邊抹枱,一邊用佢嗰啲充滿通渠氣力嘅手指點著我對腳:「你對腳黐咗立嗎?企到實一實,點撲波啊?你睇吓我通渠時,係咪都係睇準個位,紮穩馬步至用力㗎?」
我望住佢,佢企喺枱角,雙膝微曲,腳踭微微提起,重心壓前,似一隻準備捕食嘅雀仔,又似佢準備用鐵通對付淤塞嘅渠道——穩陣,但隨時可以爆發。原來,企位就係「地基」,同我哋買樓一樣,地基唔穩,上面起幾靚嘅裝修都係假。企得好,唔單止為了撲救,更係為了讓全身嘅力,由腳到腰,由腰到臂,最後傳到波上,一氣呵成。呢個道理,同佢通渠時講嘅「力從地起」,一模一樣。
擋,其實係一門哲學
威哥嘅拿手好戲,係佢嗰塊邪膠粒嘅長膠膠皮。佢唔多進攻,但你就係打唔死佢。我當初血氣方剛,每一板都諗住「一板過」,結果畀佢嗰種「卸力」搞到焦頭爛額。我嘅重鎚扣殺,喺佢塊膠皮上,會變成一個軟弱無力、飄忽不定嘅「怪波」彈返過來,讓我自殺式失誤。
「後生仔,你使咩咁惡啊?」威哥笑咪咪,好似睇住一個塞咗嘅馬桶:「你睇我通渠,都係慢慢『㩒』、慢慢『鬆』,等啲淤塞物自己散開。你一嚟就用『泵』猛咁泵,啲嘢實塞得更實㗎!」
我恍然大悟。佢嘅「擋」,唔係單純嘅防守,而係一種「消化」與「反彈」。佢唔會同你道力硬碰,而係將你嘅力「食」咗落去,再用一種你唔舒服嘅方式「嘔」返出嚟。呢種「以柔制剛」,其實需要極高嘅手感同預判。就像我後來在職場上,面對客戶嘅無理要求,硬碰只會兩敗俱傷,學識「卸一卸」,再引導對方去另一個方向,往往事半功倍。
殺波,要揀時辰
當我終於學識穩穩陣陣咁同威哥來回幾板後,我開始心癢,又想殺波。但機會出嚟,我卻成日「炒粉」——要么落網,要么飛出界。
威哥撿起個波,話:「後生仔,你肚餓嗰陣,係咪見到咩都擺入口?殺波都一樣㗎,唔係個個高波都係餵到你口嘅叉燒。你要睇準個波嘅高點,喺佢就嚟要跌落嚟嘅那一刻,先至出手。咁樣,個波先會聽話,好似我通完渠,啲水『嘩』一聲流暢咁冲落去一樣,爽啊!」
呢一下,我明白了。殺波唔係靠死力,係靠「時機」。要等待,要忍耐,要喺最恰當嘅瞬間,先至使出致命一擊。過早,你會撞上個波上升嘅力;過晚,你會錯過最好發力嘅位置。人生好多機會都一樣,衝動同猶豫都會敗北,關鍵在於捕捉那個「最高點」。
方寸之間嘅修行
而家,我依然喺樓下個江湖打滾。我未必能拉出最轉嘅弧圈,但我企位穩健;我未必能板板重鎚,但我懂得何時發力,何時卸力。威哥依然係我無法逾越嘅高牆,但同佢打波,已經變成一種享受。
呢張墨綠色嘅乒乓球枱,方寸之間,其實就係個人生修練場。你學到嘅,唔止點樣將個波打過去,更係點樣面對壓力(對手嘅進攻)、點樣把握機會(來球嘅高低)、點樣調整自己(腳步與重心)。
當我哋為一球精彩來回而會心微笑,為一個低級失誤而搖頭苦笑時,我哋早已忘記咗比分。呢種專注於當下,與對手透過個波來交流嘅純粹快樂,先至係乒乓球帶給我哋最寶貴嘅禮物。
乒乒乓乓,聲音清脆。在這個細小嘅江湖裡,我打嘅唔再只係一個賽璐珞球,而係一種生活嘅節奏,一種處世嘅智慧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