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第一位奧運馬拉松冠軍誕生記

愛燃燒 於 05/08/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原文來自:iranshao.com)

路易斯的成績是2小時58分50秒,平均配速4分28秒——現在全馬可進310。

與當今奧運會主辦方有七年時間籌備盛會(從主辦城市投票到開幕式)不同,1894年“現代奧運之父”皮埃爾·德·顧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男爵和他剛剛成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只有兩年時間組織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

史上第一場馬拉松比賽
雖説當年的奧運會遠沒有現今的龐大繁雜,但在他們之前誰也沒做過這樣的事——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4世紀在奧林匹亞山宙斯神廟前舉辦的古希臘運動會,現在看來只是地區性的小規模賽事。
更何況19世紀末的交通、通訊條件,以及人們的生活水平、思想觀念都和當今有天壤之別,因此這位法國貴族和他的手下,當時肯定忙得不可開交。
不過,當他的好友、法國學者米歇爾·布黑爾(Michel Bréal)提議為首屆現代奧運會設立馬拉松項目時,顧拜旦馬上覺得這個想法很棒,並轉達給雅典奧運會組委會;希臘人也欣然採納。布黑爾因此被稱為“馬拉松比賽發明人”。
畢竟這是一個可以弘揚希臘歷史傳統的比賽項目,紀念的是古希臘傳令兵菲迪皮德斯(Phidippides)的壯舉;兩位贊助雅典奧運會的希臘富商對此也十分支持,願意提供獎品。
隨着第一屆現代奧運會的日益臨近,最富傳奇色彩的馬拉松比賽尤其勾起世人的興趣,人們既興奮又不無擔心。
馬拉松比賽誕生之前,並非沒有長距離跑和長跑比賽。18世紀初,60歲的福斯特鮑威爾曾跑步環繞英格蘭一週,行程647公里。
1870至1890年間,英美開始六天跑步比賽。高手最多可以跑600英里(965公里)以上距離。但這類比賽多在田徑場舉行,選手中間可以歇息。
而在天氣炎熱、塵土飛揚的希臘鄉村公路上,讓一羣來自各國的業餘選手連續跑上40公里,這還是聞所未聞。醫學專家警告説,這種比賽對選手非常危險。
對主辦首屆現代奧運會極為重視的希臘王國,於1896年3月10日舉行第一屆現代泛希臘運動會,為定於同年召開的雅典奧運會選拔選手。參賽者多為軍方推薦的年輕士兵。
人類歷史上第一場有組織的馬拉松賽事,就在這一天舉行,距離為40公里,總共有12人蔘加。
一個月前,已有兩名選手試跑馬拉松路線。他們中僅有一人跑完,用時3小時45分。據説當時為了訓練馬拉松,希臘總共死了3個人!這迫使當局對選手進行仔細篩選。
最終瓦西拉科斯(Charilaos Vasilakos)奪得首場馬拉松比賽冠軍,成績是3小時18分。此人1877年出生於希臘曼尼半島一個山村,是個出名的長跑好手;後來他在雅典海關任職,1964年以87歲高齡去世。
奧運大賽前幾天,希臘官方又舉行第二次試跑,這次的第一名是拉夫倫蒂斯(Lavrentis,名字未知),成績為3:11:27,比上次的第一名快了7分鐘。
儘管此時比賽的正式報名已經結束,但希臘人利用東道主之便,又塞進幾個選手,包括在試跑中獲第五名的24歲選手斯皮裏東·路易斯(Spyridon Louis)。
路易斯1873年1月12日出生於雅典北郊Marousi鎮一個貧窮家庭,父親在雅典賣礦泉水(當時沒有中央供水系統),他負責幫父親運水。
決戰首屆奧運會馬拉松
首屆奧運會的馬拉松比賽於1896年4月10日下午舉行,起點是古戰場馬拉松的馬拉松橋,終點是雅典的Panathinaiko(意為“美麗的大理石”)體育場,共有17名選手參加。
參賽選手包括澳大利亞人埃德温弗萊克(Edwin Flack),他剛剛贏得奧運會800米和1500米賽跑金牌。這位澳大利亞一英里紀錄保持者定居倫敦,職業是會計師。
美國人阿瑟·布雷克(Arthur Blake)、法國人阿爾本·勒米肖(Albin Lermusiaux)也剛跑完1500米比賽,分別獲得第二、三名。匈牙利的凱爾納(Gyula Kellner)同樣頗具實力。
其餘選手都是試跑過賽道的希臘人。在四個外國選手中,只有凱爾納跑過40公里以上長距離。
還有一個外國人被取消資格:意大利人卡洛·艾羅爾迪(Carlo Airoldi)。他從意大利徒步跋涉大約1500公里到雅典,卻被拒絕參賽。原因:他是個職業運動員。
艾羅爾迪跑長距離的經驗比所有17名選手都豐富,多次參加過50公里賽跑。但按照顧拜旦的設想,奧運會只能對業餘選手開放。
此前在奧運會田徑項目中,美國人一枝獨秀,因此希臘人求勝心切。馬拉松被視為奧運會的高潮,如果希臘人又拿不到冠軍,他們的同胞必將大失所望。
當天馬拉松比賽的觀眾達10萬之眾——或者在賽道兩邊圍觀,或者坐滿終點體育場。他們中的外國人都希望希臘人能獲勝。
比賽前一天晚上,所有選手乘坐馬車抵達馬拉松。4月10日下午一點多,他們站在抽籤決定的出發位置,旁邊圍着一些村民在看熱鬧。
兩點不到,賽事主持人Papadimantopoulos少校發表一篇簡短的演講,隨後扣動發令槍的扳機。比賽開始了!
17名選手向前衝去。為他們開道的不是當今的摩托車和電視轉播車,而是騎自行車和乘馬車的賽事官員和醫生。
法國人勒米肖一開始就領先,他的配速即使按現代標準也非常快:到達賽程近半的皮克米村時,只用了55分鐘,比澳大利亞人弗萊克、美國人布雷克和匈牙利人凱爾納領先約3公里。
前四位都不是希臘人,斯皮裏東路易斯的位置更是靠後,但他非常自信。抵達皮克米村時,他喝下一杯葡萄酒,然後很有把握地説:我會贏的!
出了皮克米村,就是一段上坡路。領先的選手開始後悔莫及:剛才不該跑那麼快。
過村莊才一公里多,美國人布雷克就退賽了。匈牙利人凱爾納放慢速度,被希臘人瓦西拉科斯趕超。
勒米肖也開始掉速,但仍然最先到達下一個村莊卡拉瓦蒂,被村民套上一個勝利者花環。
過了這個村,他就力氣不支,被一個騎車的法國人撞了一下就跌在倒地,澳大利亞人弗萊克藉機超了過去。
勒米肖掙扎着站起來,但跑出沒幾步,就在32公里標誌牌旁邊癱倒,被抬走了。
距終點只剩不到10公里時,領先的弗萊克讓一個自行車信使先到終點體育場,宣佈自己即將獲勝。聽到這一消息,全場觀眾呆若木雞,沉寂無聲。
就在這時,路易斯開始發力。他接連追上匈牙利人凱爾納和多個希臘同胞,位置上升到第二。
而此時的弗萊克已是強弩之末。剩下8公里多時,路易斯從他身邊超過,和他拉開20米左右距離。
接下來的4公里,路易斯仍在弗萊克的視距之內。此後他再度發力,絕塵而去。
弗萊克眼看對手消失在前方,實在沒有力氣追趕。失去目標的他踉蹌幾步,摔倒在地,被抬出賽道。此時跑在第二、第三位的也都是希臘人。
一位信使騎馬飛馳到體育場,在王室包廂前停下,向國王報告最新賽況。消息立即傳開,觀眾沸騰了:馬拉松冠軍將是希臘人!
低調的民族英雄
路易斯跑過雅典的街道,夾道歡迎的民眾差點堵住他的去路。跑進體育場後,康斯坦丁王儲和喬治王子陪他一起跑過終點線,然後抬起這位勝利者,走向王室包廂。路易斯頓時成為民族英雄。(以下畫作可能有誤:路易斯當時腳上穿着鞋子——用村民的捐款買的)
他的成績是2小時58分50秒——每公里4分28秒的配速(42195米可跑進310),比兩次預選賽大大提高。
亞軍是第一次預選賽的第一名瓦西拉科斯,成績為3:06:03。緊隨其後的是另一位希臘人斯皮裏東·貝洛卡斯(Spiridon Belokas),匈牙利人凱爾納第四個到達。17名參賽選手只有9人完成比賽。
凱爾納後來舉報説,貝洛卡斯作弊了——中途搭乘馬車。後者承認有這回事,匈牙利人於是被授予季軍。
但希臘不在乎這些瑣事,對他們來説,有路易斯奪冠就夠了。假如冠軍落入美國人或法國人手裏,體育場的觀眾很可能會作鳥獸散,為奧林匹克運動蒙上陰影。是當時希臘人和外國遊客的瘋狂歡慶,使現代奧運站穩腳跟。
在首場奧運馬拉松比賽後的4月12日星期天,希臘國王舉辦早宴,所有奧運會參賽者都受到邀請。路易斯穿着希臘民族服裝到場。
頒獎儀式於週三在白色大理石體育場舉行。各個項目的冠軍被授予一根橄欖枝和一面銀牌(當時沒有金牌),亞軍獲得花環和一面銅牌。
路易斯最後一個領獎。他額外得到一尊銀獎盃,外加一個贊助商捐贈的古董花瓶(後捐給博物館)。
儘管享盡榮耀,路易斯最後仍回到家鄉村莊,在無數贈品中只收下一匹馬和一輛馬拉運水車,低調地迴歸故里。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奧運會不讓女性參加,但在馬拉松比賽後的第二天,一位叫斯塔瑪塔·瑞維提(Stamata Revithi)的希臘女子自己跑了一遍正式賽道,用時將近5小時30分,還有證人簽字作證。但最終她未被允許跑進比賽終點所在的體育場。
直到1984年,奧運會才增設女子馬拉松項目,美國人瓊·貝諾瓦(Joan Benoit)以2:24:52奪冠。
1936年柏林奧運會,適逢首屆現代奧運會40週年大慶。德國政府因此邀請路易斯前去訪問,授予他諸多榮譽。當時世界著名雕塑家Arno Breker還為路易斯製作一尊頭像。
“元首”希特勒也撥宂接見他,並高興地從他手中接過新摘自奧林匹亞山、象徵和平的橄欖枝。
回憶40年前的勝利,路易斯感慨道:“那一時刻真是難以想象。在我的記憶中,直至今天它仍像一場夢……雨點般的鮮花和橄欖枝向我拋來,所有人都在高喊我的名字,把帽子拋向空中……”
這是路易斯最後一次公開露面。四年後的1940年3月26日,他在家鄉Marousi去世,享年67歲。
他註定不會被後人遺忘:無數希臘和外國體育俱樂部,以及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主體育場,都以“斯皮裏東·路易斯”命名。



資料來源:愛燃燒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