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首相的卡梅倫現在有更多時間享受生活,追求他的兩大愛好:騎車和跑步。
最近兩年,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的政治命運連遭兩大意外。
“最是倉皇辭廟日”
一是在去年5月的大選中,他率領的保守黨大獲全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一向預測奇準的各大博彩網站。這使得該黨可以甩掉5年來的盟友自由民主黨,單獨組閣執政。
但那次勝選也埋下不祥的伏筆。當時卡梅倫提出的競選承諾之一,是會在2017年年底前舉行脱歐公投,後來又把它提前到今年6月23日。
上月的公投結果又讓多數人大吃一驚,主張留歐的卡梅倫不僅假戲真做,弄巧成拙,而且搭上自己的首相寶座。
6月24日公投結果一揭曉,他就宣佈將於10月保守黨大會召開時辭職。
保守黨主席競選原本定於9月9日舉行,但7月11日隨着最後一個競爭對手的退出,內政大臣特瑞莎梅(Theresa May)已經自動出線。
卡梅倫非常識相,當天就交出保守黨主席大印,否則新的權力中心已經形成,勉強賴着不走只會門庭冷清,自討沒趣。
可惜了,卡梅倫現在仍屬於“年富力強的小同志”——根本不到“五十知天命”的歲數,比繼任者整整小10歲!(他1966年10月9日生,她1956年10月1日)
在相府門外宣佈卸任後,卡梅倫無官一身輕,哼着小曲兒隱入唐寧街10號大門。
7月13日,他便“挈婦將雛”地喬遷新居。辭別這個住了6年多的地方,全家人畢竟都有幾分傷感。於2010年5月11日入住這個英國最著名門牌號的卡梅倫,稱它是個“可愛的家”(lovely home)。
最傷心的應該是5歲小女兒Florence。她在唐寧街10號降生,只知道這個家,難怪會很不捨地躲在媽媽身後抹淚。
此情此景,是不是有點南唐後主李煜《破陣子》的味道——“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唉,誰讓她不是喬治小王子呢?人家那是生在帝王家,沒人會讓他搬走,除非偶爾發生的改朝換代(例如崇禎的女兒長平公主,他在上吊前狠心揮劍砍向她並感歎:“汝何故生我家?”)當然,這種與生俱來、不勞而獲的特權,正是共和派最深惡痛絕的。
退居二線的“黨和國家領導人”
有些人説卡梅倫接下來既要找房子,也要找工作。其實卡梅倫一家不愁沒地方住。13號當晚,他們就住進位於倫敦荷蘭公園(Holland Park)的一幢聯排別墅(下圖與此事無關)。
這套價值1700萬英鎊的豪宅鄰近另一個戴維——大衞貝克漢姆的家,共有7間卧室,主人是他的好友、一家公關公司老闆Alan Parker勛爵。
卡梅倫一家必須先留在倫敦,等三個子女放暑假:12歲的長女南希在唐寧街附近上中學,7月15日放假;10歲的兒子阿瑟和5歲的弗羅倫絲上的都是肯辛頓區的聖瑪麗修道院小學,上課要上到19號。
卡梅倫夫婦在北肯辛頓另有一套愛德華時期風格的大房子,目前租了出去,要等租約到期才能收回自己住。在自己的國會選區,卡梅倫還擁有一套價值約百萬英鎊的鄉村別墅。
至於卸任首相後的生計,其實卡梅倫本來就有兩個飯碗,辭掉一份還剩一份:代表英格蘭牛津郡威特尼(Witney)選區的下院議員。英國的內閣首相和大臣都是議員。
他從2001年起就代表該選區,這次已表示會繼續當議員,至少做滿這一任,直到定於2020年舉行的下屆大選。
只是今後他會“退居二線”——坐到後座(back bench),主要是為黨的領導層提供意見建議,同時用更多時間來服務選區民眾。
在英國議會,第一排前座議員都是各黨的大將,不時需要上講台衝鋒陷陣,舌戰敵對政黨,而後面幾排議員基本只有當聽眾的份。
對於政治江湖,卡梅倫暫時不會金盆洗手。2015年大選前他告訴《每日電訊報》:“我喜歡服務我的選民,喜歡政治,喜歡公共服務。這是我在乎的,是一種職業。”
當然,他還可以繼續找一個第二份工作。美國網絡雜誌《Business Insider》給他支招:一是效仿工黨前任布萊爾(Tony Blair)。
後者2007年6月接連辭去首相和議員職位,“裸退”政壇,下海經商,開了家全球諮詢機構,客户包括JP摩根等投資銀行、沙特王室等等有錢的主兒,只是偶爾客串一下中東和平特使;據報布萊爾迄今已攢下5000萬至1億英鎊的身家。
卡梅倫也可以學同屬保守黨的倫敦前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當個專欄作家。這位脱歐派旗手在《每日電訊報》開專欄,稿酬之高令人咋舌:每週寫一篇,每篇5000英鎊!(按目前貶值的匯率,仍值軟妹幣4.4萬)靠這個他一年能掙27.5萬英鎊。
卡梅倫對公開演講的喜愛,在政界人士也罕有人能出其右。7月13日在議會接受最後一次首相問詢時,他坦承自己今後會想念下院的“吼聲”(roars)。
今後他可以在商界晚餐會發表演講,聽眾肯定會比反對派議員的噓聲和倒彩禮貌很多。而且這種演講錢很好賺:前副首相、自民黨主席克雷格(Nick Clegg)每次3.5萬英鎊,布萊爾4萬,都比約翰遜爬格子多幾倍,而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最多一次竟然進賬48萬英鎊!
卡梅倫如果不再當下院議員,還可以進上議院(House of Lords)。上院議員基本是個閒差,政治影響力遠不如美國國會參議員。他們並非民選產生,而是由首相或上院任命委員會推薦。撒切爾夫人、卡拉漢等前首相走的就是這條路,但最近幾任首相如梅傑、布萊爾和布朗都對上院議席敬而遠之。
運動選項:看球打球,划船騎車
以上這些工作都比當首相清閒太多,一下多出很多閒暇時間的卡梅倫,可以好好享受家庭生活,例如下廚為老婆孩子燒幾個菜。或者趁着孩子們學校放暑假,陪他們到海邊遊玩消閒。這是他和在樂隊演奏提琴的妻子薩曼莎在英國康沃爾海濱度假。
還可以划船泛舟,儘管他上牛津大學時沒進過划艇隊,無緣參加與劍橋的百年PK。
這是2014年6月,卡梅倫赴瑞典出席歐洲四國峰會,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和瑞典首相賴恩菲爾特(Fredrik Reinfeldt,划槳者)在後者的夏季度假屋附近的湖中泛舟。
他也會有更多時間看球。卡梅倫是阿斯頓維拉隊的擁躉。這是2012年5月在德國出席G8峰會期間,他和西方七強首腦一同觀看切爾西隊與拜仁慕尼黑的歐洲盃決戰。根據他和默克爾的表情,不難猜出j是哪支隊贏了。其他很多球類運動,卡梅倫都會玩一點——畢竟是貴族學校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畢業的。這是他在打橄欖球。
2013年2月他在率貿易代表團訪問印度期間,在孟買和東道國青少年隊一起打板球。
還記得他和奧巴馬的“乒乓外交”嗎?這是2011年5月的事了。在中國被推崇為“國球”的乒乓球,發祥地卻是英國。
在耐力運動方面,卡梅倫素以酷愛騎行著稱。2005年12月,這位29歲的青年才俊當選保守黨主席。半年後為了迎戰英國地方選舉,他提出“Vote blue,go green”的競選口號,即“投給保守黨(藍色是該黨的顏色,工黨為紅色),過綠色生活”,並且以身作則,騎車往返下議院。
後來他卻被發現,騎車上下班時後面跟着一輛汽車,專門為他攜帶公文包,他的口號於是大打折扣(幹嘛不背雙肩包呢)?後來他又不得不為騎車闖紅燈和單行道逆行等規法行為道歉。卡梅倫騎的這輛Scott(蘇格蘭人)愛車價值250英鎊,累計里程上千英里。2008年他在西倫敦上超市時失竊,還好最後經當地一“長老”找到並要了回來。
他第一天重新騎這輛車去上班,要轉彎時才驚恐發現剎車失靈,整個人徑直飛到馬路另一頭。萬幸沒有對面來車,否則英國可能不會有自1812年以來最年輕的首相——2010年他當選時43歲,比1997年的布萊爾小一歲。
首相屈尊“泥鰍跑”
卡梅倫喜歡的另一項耐力運動是跑步。這是2009年11月一天早晨,這位反對黨主席沿倫敦泰晤士河南堤慢跑時,被狗仔隊拍到的照片。(《TimeOut》不知給廣告費沒?)
此年一年保守黨召開代表大會期間,卡梅倫從酒店出發跑了45分鐘,時間不短。不過最後200米他是走的,有點力不從心,直到發現有電視攝像機在拍自己,才連忙撒開腿跑完最後幾步。
但卡梅倫的跑步功力再平庸,至少在形象上完勝當時他要挑戰的工黨首相布朗(Gordon Brown)——不管從顏值身材,還是流露出的蓬勃朝氣。當然,布朗又比那些不愛運動、大腹便便的領導人強了許多。新任女首相梅據説不跑步,只喜歡健步走(她患有糖尿病,每天要注射胰島素)。
這是2010年3月大選前不久,卡梅倫與Jodie Kidd等名人在倫敦參加“運動救濟1英里”(Sport Relief Mile)兒童慈善跑。
這個活動他多次參加,這是2014年3月他攜妻子和所有孩子在牛津參賽。這樣的活動拉近了他與民眾的距離。據BBC報道,當時一個參賽的母親説:“和其他所有人一樣,他去那兒是為了和家人一起跑。他看上去不像一個成天坐在倫敦、很嚇人的大人物。”
卡梅倫則表示:“運動救濟將英國一些最好的東西結合到一起。我們是個熱愛運動的國家,在捐助慈善事業方面,也是最慷慨的國家之一。”
當上首相之後,卡梅倫仍不時在百忙中抽空跑步。這是2014年11月他在晨跑,前面穿白上衣的領跑者是他的健身教練,另外兩個是保鏢。
當時他透露説,跑馬拉松、玩鐵三的澳大利亞前總理託尼阿博特(Tony Abbott)曾邀請自己一起在悉尼跑步或騎車,但他謝絕了,理由是:“我想用和阿博特一起跑步來開始新的一天,不過我覺得他可能有點太快。後來他提到騎自行車,但我認為這可能要穿太多的萊卡(lycra,速乾麪料),與競選連任有點不搭調。”(此時他已宣佈翌年5月舉行大選)
他更習慣在“遊客爆滿”的倫敦公園裏跑步,具體地點就是西敏寺(Westminster,英國議會)附近的綠地;他自稱跑步水平很一般,只是一個從遊客身邊跑過的“中年、微胖”慢跑者;儘管經常跑步——每週兩次,但在激烈運動方面,歲月畢竟不饒人。
儘管如此,卡梅倫對跑步還是樂此不疲。這是2014年12月,他在牛津郡Chadlington村參加Great Brook Run(大溪跑)。
參賽者必須在冰冷的溪水中跋涉。
兩年前他也參加過這一賽事,當時膝蓋多次蹭破皮。這次他學乖了,套上護膝。
賽事的口號是“Run. Get wet. Have a pint.”(跑步,濕身,喝一杯)。首相也不能免俗,完賽後來一杯大麥啤酒(ale)。
跑步在英國政界已成為風尚,保守黨財政大臣奧斯本、倫敦前市長約翰遜、工黨前主席米利班德(Ed Miliband)都跑步,工黨大佬、原影子財政大臣鮑爾斯(Ed Balls)甚至數次完成倫敦馬拉松。
和咱們一樣喜歡跑步的領導人,看上去是不是更酷、更精神,也更加順眼?
資料來源:愛燃燒
最近兩年,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的政治命運連遭兩大意外。
“最是倉皇辭廟日”
一是在去年5月的大選中,他率領的保守黨大獲全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一向預測奇準的各大博彩網站。這使得該黨可以甩掉5年來的盟友自由民主黨,單獨組閣執政。
但那次勝選也埋下不祥的伏筆。當時卡梅倫提出的競選承諾之一,是會在2017年年底前舉行脱歐公投,後來又把它提前到今年6月23日。
上月的公投結果又讓多數人大吃一驚,主張留歐的卡梅倫不僅假戲真做,弄巧成拙,而且搭上自己的首相寶座。
6月24日公投結果一揭曉,他就宣佈將於10月保守黨大會召開時辭職。
保守黨主席競選原本定於9月9日舉行,但7月11日隨着最後一個競爭對手的退出,內政大臣特瑞莎梅(Theresa May)已經自動出線。
卡梅倫非常識相,當天就交出保守黨主席大印,否則新的權力中心已經形成,勉強賴着不走只會門庭冷清,自討沒趣。
可惜了,卡梅倫現在仍屬於“年富力強的小同志”——根本不到“五十知天命”的歲數,比繼任者整整小10歲!(他1966年10月9日生,她1956年10月1日)
在相府門外宣佈卸任後,卡梅倫無官一身輕,哼着小曲兒隱入唐寧街10號大門。
7月13日,他便“挈婦將雛”地喬遷新居。辭別這個住了6年多的地方,全家人畢竟都有幾分傷感。於2010年5月11日入住這個英國最著名門牌號的卡梅倫,稱它是個“可愛的家”(lovely home)。
最傷心的應該是5歲小女兒Florence。她在唐寧街10號降生,只知道這個家,難怪會很不捨地躲在媽媽身後抹淚。
此情此景,是不是有點南唐後主李煜《破陣子》的味道——“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唉,誰讓她不是喬治小王子呢?人家那是生在帝王家,沒人會讓他搬走,除非偶爾發生的改朝換代(例如崇禎的女兒長平公主,他在上吊前狠心揮劍砍向她並感歎:“汝何故生我家?”)當然,這種與生俱來、不勞而獲的特權,正是共和派最深惡痛絕的。
退居二線的“黨和國家領導人”
有些人説卡梅倫接下來既要找房子,也要找工作。其實卡梅倫一家不愁沒地方住。13號當晚,他們就住進位於倫敦荷蘭公園(Holland Park)的一幢聯排別墅(下圖與此事無關)。
這套價值1700萬英鎊的豪宅鄰近另一個戴維——大衞貝克漢姆的家,共有7間卧室,主人是他的好友、一家公關公司老闆Alan Parker勛爵。
卡梅倫一家必須先留在倫敦,等三個子女放暑假:12歲的長女南希在唐寧街附近上中學,7月15日放假;10歲的兒子阿瑟和5歲的弗羅倫絲上的都是肯辛頓區的聖瑪麗修道院小學,上課要上到19號。
卡梅倫夫婦在北肯辛頓另有一套愛德華時期風格的大房子,目前租了出去,要等租約到期才能收回自己住。在自己的國會選區,卡梅倫還擁有一套價值約百萬英鎊的鄉村別墅。
至於卸任首相後的生計,其實卡梅倫本來就有兩個飯碗,辭掉一份還剩一份:代表英格蘭牛津郡威特尼(Witney)選區的下院議員。英國的內閣首相和大臣都是議員。
他從2001年起就代表該選區,這次已表示會繼續當議員,至少做滿這一任,直到定於2020年舉行的下屆大選。
只是今後他會“退居二線”——坐到後座(back bench),主要是為黨的領導層提供意見建議,同時用更多時間來服務選區民眾。
在英國議會,第一排前座議員都是各黨的大將,不時需要上講台衝鋒陷陣,舌戰敵對政黨,而後面幾排議員基本只有當聽眾的份。
對於政治江湖,卡梅倫暫時不會金盆洗手。2015年大選前他告訴《每日電訊報》:“我喜歡服務我的選民,喜歡政治,喜歡公共服務。這是我在乎的,是一種職業。”
當然,他還可以繼續找一個第二份工作。美國網絡雜誌《Business Insider》給他支招:一是效仿工黨前任布萊爾(Tony Blair)。
後者2007年6月接連辭去首相和議員職位,“裸退”政壇,下海經商,開了家全球諮詢機構,客户包括JP摩根等投資銀行、沙特王室等等有錢的主兒,只是偶爾客串一下中東和平特使;據報布萊爾迄今已攢下5000萬至1億英鎊的身家。
卡梅倫也可以學同屬保守黨的倫敦前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當個專欄作家。這位脱歐派旗手在《每日電訊報》開專欄,稿酬之高令人咋舌:每週寫一篇,每篇5000英鎊!(按目前貶值的匯率,仍值軟妹幣4.4萬)靠這個他一年能掙27.5萬英鎊。
卡梅倫對公開演講的喜愛,在政界人士也罕有人能出其右。7月13日在議會接受最後一次首相問詢時,他坦承自己今後會想念下院的“吼聲”(roars)。
今後他可以在商界晚餐會發表演講,聽眾肯定會比反對派議員的噓聲和倒彩禮貌很多。而且這種演講錢很好賺:前副首相、自民黨主席克雷格(Nick Clegg)每次3.5萬英鎊,布萊爾4萬,都比約翰遜爬格子多幾倍,而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最多一次竟然進賬48萬英鎊!
卡梅倫如果不再當下院議員,還可以進上議院(House of Lords)。上院議員基本是個閒差,政治影響力遠不如美國國會參議員。他們並非民選產生,而是由首相或上院任命委員會推薦。撒切爾夫人、卡拉漢等前首相走的就是這條路,但最近幾任首相如梅傑、布萊爾和布朗都對上院議席敬而遠之。
運動選項:看球打球,划船騎車
以上這些工作都比當首相清閒太多,一下多出很多閒暇時間的卡梅倫,可以好好享受家庭生活,例如下廚為老婆孩子燒幾個菜。或者趁着孩子們學校放暑假,陪他們到海邊遊玩消閒。這是他和在樂隊演奏提琴的妻子薩曼莎在英國康沃爾海濱度假。
還可以划船泛舟,儘管他上牛津大學時沒進過划艇隊,無緣參加與劍橋的百年PK。
這是2014年6月,卡梅倫赴瑞典出席歐洲四國峰會,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和瑞典首相賴恩菲爾特(Fredrik Reinfeldt,划槳者)在後者的夏季度假屋附近的湖中泛舟。
他也會有更多時間看球。卡梅倫是阿斯頓維拉隊的擁躉。這是2012年5月在德國出席G8峰會期間,他和西方七強首腦一同觀看切爾西隊與拜仁慕尼黑的歐洲盃決戰。根據他和默克爾的表情,不難猜出j是哪支隊贏了。其他很多球類運動,卡梅倫都會玩一點——畢竟是貴族學校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畢業的。這是他在打橄欖球。
2013年2月他在率貿易代表團訪問印度期間,在孟買和東道國青少年隊一起打板球。
還記得他和奧巴馬的“乒乓外交”嗎?這是2011年5月的事了。在中國被推崇為“國球”的乒乓球,發祥地卻是英國。
在耐力運動方面,卡梅倫素以酷愛騎行著稱。2005年12月,這位29歲的青年才俊當選保守黨主席。半年後為了迎戰英國地方選舉,他提出“Vote blue,go green”的競選口號,即“投給保守黨(藍色是該黨的顏色,工黨為紅色),過綠色生活”,並且以身作則,騎車往返下議院。
後來他卻被發現,騎車上下班時後面跟着一輛汽車,專門為他攜帶公文包,他的口號於是大打折扣(幹嘛不背雙肩包呢)?後來他又不得不為騎車闖紅燈和單行道逆行等規法行為道歉。卡梅倫騎的這輛Scott(蘇格蘭人)愛車價值250英鎊,累計里程上千英里。2008年他在西倫敦上超市時失竊,還好最後經當地一“長老”找到並要了回來。
他第一天重新騎這輛車去上班,要轉彎時才驚恐發現剎車失靈,整個人徑直飛到馬路另一頭。萬幸沒有對面來車,否則英國可能不會有自1812年以來最年輕的首相——2010年他當選時43歲,比1997年的布萊爾小一歲。
首相屈尊“泥鰍跑”
卡梅倫喜歡的另一項耐力運動是跑步。這是2009年11月一天早晨,這位反對黨主席沿倫敦泰晤士河南堤慢跑時,被狗仔隊拍到的照片。(《TimeOut》不知給廣告費沒?)
此年一年保守黨召開代表大會期間,卡梅倫從酒店出發跑了45分鐘,時間不短。不過最後200米他是走的,有點力不從心,直到發現有電視攝像機在拍自己,才連忙撒開腿跑完最後幾步。
但卡梅倫的跑步功力再平庸,至少在形象上完勝當時他要挑戰的工黨首相布朗(Gordon Brown)——不管從顏值身材,還是流露出的蓬勃朝氣。當然,布朗又比那些不愛運動、大腹便便的領導人強了許多。新任女首相梅據説不跑步,只喜歡健步走(她患有糖尿病,每天要注射胰島素)。
這是2010年3月大選前不久,卡梅倫與Jodie Kidd等名人在倫敦參加“運動救濟1英里”(Sport Relief Mile)兒童慈善跑。
這個活動他多次參加,這是2014年3月他攜妻子和所有孩子在牛津參賽。這樣的活動拉近了他與民眾的距離。據BBC報道,當時一個參賽的母親説:“和其他所有人一樣,他去那兒是為了和家人一起跑。他看上去不像一個成天坐在倫敦、很嚇人的大人物。”
卡梅倫則表示:“運動救濟將英國一些最好的東西結合到一起。我們是個熱愛運動的國家,在捐助慈善事業方面,也是最慷慨的國家之一。”
當上首相之後,卡梅倫仍不時在百忙中抽空跑步。這是2014年11月他在晨跑,前面穿白上衣的領跑者是他的健身教練,另外兩個是保鏢。
當時他透露説,跑馬拉松、玩鐵三的澳大利亞前總理託尼阿博特(Tony Abbott)曾邀請自己一起在悉尼跑步或騎車,但他謝絕了,理由是:“我想用和阿博特一起跑步來開始新的一天,不過我覺得他可能有點太快。後來他提到騎自行車,但我認為這可能要穿太多的萊卡(lycra,速乾麪料),與競選連任有點不搭調。”(此時他已宣佈翌年5月舉行大選)
他更習慣在“遊客爆滿”的倫敦公園裏跑步,具體地點就是西敏寺(Westminster,英國議會)附近的綠地;他自稱跑步水平很一般,只是一個從遊客身邊跑過的“中年、微胖”慢跑者;儘管經常跑步——每週兩次,但在激烈運動方面,歲月畢竟不饒人。
儘管如此,卡梅倫對跑步還是樂此不疲。這是2014年12月,他在牛津郡Chadlington村參加Great Brook Run(大溪跑)。
參賽者必須在冰冷的溪水中跋涉。
兩年前他也參加過這一賽事,當時膝蓋多次蹭破皮。這次他學乖了,套上護膝。
賽事的口號是“Run. Get wet. Have a pint.”(跑步,濕身,喝一杯)。首相也不能免俗,完賽後來一杯大麥啤酒(ale)。
跑步在英國政界已成為風尚,保守黨財政大臣奧斯本、倫敦前市長約翰遜、工黨前主席米利班德(Ed Miliband)都跑步,工黨大佬、原影子財政大臣鮑爾斯(Ed Balls)甚至數次完成倫敦馬拉松。
和咱們一樣喜歡跑步的領導人,看上去是不是更酷、更精神,也更加順眼?
資料來源:愛燃燒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