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他們八十多歲了,還在每年玩大鐵

愛燃燒 於 20/10/2015 發表 收藏文章
這兩位美日耄耋老人,每年都要去Kona參加鐵人世錦賽。

想象一下:當你活到八十多歲時,會是什麼模樣?

對大多數人而言,能活過80歲已經算高壽。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最新公佈的數據,全球最長壽國家日本的人均預期壽命是84歲(男80,女87)。如果你能活過80歲,又沒有失憶、痴呆或者卧病不起、彎腰駝背,就該謝天謝地了。

國外一些耄耋老人偏偏不這麼想。他們不僅不肯知足安分地在家頤養天年,反而不遠千里甚至萬里,去接受連年輕小夥聞也會之色變的挑戰:游泳3.86公里、騎行180.25公里和跑步42.2公里的鐵人比賽(Ironman)。

引用屢敗屢戰的稻田弘
上週六(10月10日)在夏威夷科納灘(Kona)舉行的第39屆鐵人世界錦標賽(IWC)的賽道上,就有這麼一位壽星選手。他來自日本,名叫稻田弘(Inada Hiromu),年近83歲——1932年11月19日出生。

稻田已經是連續第五年來Kona參賽。2011年首次出征,結果卻是DNS(未出發)。老爺子其實有點冤,據他向Ironman.com網站透露,他並沒有臨陣喪膽、放比賽鴿子:“你沒查到我在Kona的成績?當然沒有了,因為我在游泳的中途不得不退賽。”

原來,他出現了呼吸過度(hyperpnoea)症狀。儘管他一邊大口大口喘氣,一邊繼續向前遊,但一抵達1900米折返點的浮標,那個站在衝浪板上划槳、陪護他到此處的工作人員便下令他不要再遊了;“我被一艘小船接走,我的比賽結束了。我又一次沒有成為鐵人”。

之所以説“又一次”,是因為2009年6月,稻田在日本長崎縣五島首次參加大鐵比賽,跑步到21公里處就被關門。

對了,他是如何拿到大鐵世錦賽入場券的?要知道參加Kona大鐵,對鐵三愛好者來説無啻麥加朝覲——一輩子總要去一次,雖然門檻非常高。

稻田是通過參加2011年7月在濟州島舉行的韓國鐵人比賽,以15:02:31的成績獲得75至79歲年齡組第一,從而鎖定鐵人世錦賽的參賽資格。事實上,他是那個年齡組的唯一選手(也是全場最老選手),只須在關門時間前完賽即可。

滿懷期望出征Kona,卻連第一關都沒闖過。但如果只遭受一次重挫就被嚇跑,他也不叫稻田弘了。他當時心裏發誓:明年我還會回來!

同年12月,稻田在泰國普吉島參加70.3(半鐵)亞太錦標賽,以6:42:01再獲年齡組第一,一張Kona的pass又到手了(賽事總共給出30個世錦賽資格)。


2012年10月,再過一個月就要慶祝八十大壽的稻田,以15小時38分25秒終於完賽IWC(游泳1:49:34,騎行7:42:08,跑步5:41:51),距離17小時的關門時間綽綽有餘。他的性別排名是第1315,總名次第1807,年齡組還是第一。

2013年,稻田完成了所有項目——遊1:47:44,騎8:13:00,跑6:42:32,可惜最後被關門(DNF)。
去年他又來了。這回只完成游泳一項,用時1:45:41,又是DNF。

今年稻田再度完賽:遊1:43:52,騎8:10:25,跑6:23:47,用時16:50:06——好險,差10分鐘就被關門。注意到沒有:他的游泳分段,差不多每年都提高兩分鐘!


稻田69歲才開始練鐵三,70歲首次參賽——茨城縣波崎町的奧運標準距離(51.5K)三項賽。他愛上鐵三的理由:“可以同時享受三項運動;戰勝痛苦、到達終點的成就感無以倫比。”

在稻田屢敗屢戰的頑強精神背後,是他為備戰鐵人賽付出的巨大努力:賽前每週訓練40小時,比很多專業選手還要投入。以下是他的一週訓練內容:
引用週一:騎60公里,跑5公里;
週二:遊3公里,騎100公里;
週三:遊3公里,越野跑15公里;
週四:遊3公里,坡道騎行70公里;
週五:跑20至30公里;
週六:遊3公里,騎150公里;
週日:休息。
每週跑六休一,至少432公里的訓練量。年輕人,你還有什麼藉口?

引用“壽星鐵人”Lew
Hollander
稻田並不是今年IWC的最老選手,比他大3歲的美國人路侯蘭德(Lew Hollander,Lew是Louis的簡稱)也來了。稻田所在的80至84歲年齡組畢竟還有三名參賽者(全是日本人,其中一個未完賽),而侯蘭德所在的85歲以上年齡組只有他孤家寡人一個。

與稻田相比,侯蘭德更是大鐵賽場的常客:完賽58場,25度征戰Kona。三年前,他還創下最老鐵人的吉尼斯世界紀錄(82歲)。
近5年來,侯蘭德也是幾乎每年10月必來Kona報到:

2011年完賽時間16:45:55(1:57:44,7:36:31,6:56:43)。
2012年進步3秒鐘:16:45:52(2:09:13,7:44:46,6:36:59)——跑得更快了。
2014年DNF,只有游泳成績2:02:16——直到84歲,他才人生第一次未完賽!“最好學會適應,歲月不饒人啊。”他評論道。
今年他再度抱憾Kona,但多了騎行成績:遊2:04:23,騎8:00:04(這一項他比稻田“小弟弟”還快10分鐘哦)。

2013年侯蘭德雖然缺席Kona,但並沒有閒着。他參加的能查到成績的比賽就有9項,包括大鐵一個:佛羅里達鐵人賽(完賽時間15:56:42);半鐵兩個:愛達荷州博伊西70.3(7:51:54)和內華達州鐵人70.3世錦賽(9:01:33)。

一個八十四五歲高齡的老翁,如此密集地參加強度如此大的運動,不僅會讓中國養生專家瞠目結舌,也和他早年接受的教育背道而馳。“在我小時候,醫療專業人員會這樣説教:運動對你有害。他們説你一輩子的心跳就這麼多下,所以不要白白浪費了。”他向Ironman.com網站回憶説。

幸好這個俄勒岡州人最不缺的就是科學素養——他曾是任職於半導體行業的物理學家,現在仍在鑽研納米技術。

在個人網站上,侯蘭德對自己有四重身份定位,依次是科學家、高齡運動員、耐力騎手和作者。騎手指的是騎馬——他曾於1973年獲全國冠軍,併入選美國耐力騎行名人堂;他寫的兩本書之一就是《耐力騎行:從入門到制勝》,另一本是科幻小説。

這位物理學者雖然已經退休,但他認為自己終身都是科學家:“假如哪天我需要坐輪椅的話,我會自己設計、製造出最好的一個。”
55歲那年,侯蘭德在夏威夷完成了人生第一場大鐵比賽。他之所以喜歡上這項累人的運動,是因為覺得它好玩。年輕時他玩過美式足球和棒球,但上了年紀以後,有些動作開始讓他的身體難以承受。這時他發現,對老年人來説,沒有高難動作的鐵三更加合適。

不過,哪怕身經百戰的大鐵選手,每次參賽前難免會產生一種恐懼心理:“我怎麼又來了?好嚇人啊。站在這裏的每個人都比我強。”侯蘭德也不例外,但最終他會把注意力只放在自己身上。“我只須對自己負責。我完賽瞭如何,完不成又如何?兩者有啥區別?其實只有我自己在乎。我只做自己能做的事,不太關心別人什麼事做得更好或更差。”

他每天都會做一件事:照鏡子。“我會看着鏡子裏的自己並自問:路,你今天盡全力了嗎?”('Lew, did you do the best that you could today?)

對耄耋之年的他來説,竭盡全力就意味着每天作些無氧訓練(“一直跑到你喘不過氣來”),同時積極報名參賽,以免自己成天閒躺在露台的搖椅上昏睡;“如果我不報名參加某地的比賽,早晨就會不肯起床。我會一直去做能夠儘量延長我的健康生活的任何事。”

臨近比賽前,他每天會跑七八個小時,但也會注意聆聽身體。“如果我感覺自己能再push多一點,我就push多一點。有時我不想出門,因為覺得冷,這時就會對自己説:把你的屁股挪到外面去,把該練的練了!”

他如此評價自己:“我沒有三頭六臂,唯一的優點就是堅持不懈。”作為最老的鐵三參賽者,侯蘭德給最年輕選手的建議也是:“要堅持不懈。如果你跌倒了——你遲早會的,就爬起來繼續前進。到終點線才是贏家。”

遇到別人向他討教長壽之道,他總是回答:“Use it or lose it.”——相當於那句中文古話“流水不腐,户樞不蠹”。對此他解釋道:“不要説:哎喲,我的膝蓋好痛。如果你出去使用它,你的身體就會慢慢使它重新變得好起來。到了85歲這把年紀,是得多練練。”

不過,他的長壽也和遺傳有關。“我有個姐姐92歲了,頭腦還很敏鋭,我幾乎跟不上她。她身體也很好,我希望自己92歲時能像她那樣,雖然我的目標是活到120歲。”

侯蘭德育有六個子女,離過兩次婚。他説自己人生中有兩個最重要的女人:女兒和女友。兩者對他痴迷鐵三的態度迥異:“她(70歲的女友)覺得我很瘋狂。我女兒卻是我的最大粉絲和擁躉。”(稻田弘也透露,家人認為自己有點瘋了)

去年在Kona退賽回家之後,侯蘭德有點消沉,一個人坐在面朝大海的陽台上,喝下一兩杯葡萄酒。“我打電話給女友——我的一生至愛,説:親愛的,我參加過數千場比賽,還從來沒有未完賽過。我想我會減量,只參加比較短的比賽。不過,第二天一早我又打電話給她,説:寶貝,我要去佛羅里達!”

三週後在佛羅里達大鐵中,他以不到15小時(14:57:39)的好成績完賽,比前一年提高了將近一小時!
在向這兩位壽星鐵人致敬的同時,我們也應當為Kona的鐵人世錦賽叫好:哪怕你年齡再大,只要達標者都可以參賽,畢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如果侯蘭德能一直參賽到90歲,IWC就會為他增設90歲以上年齡組。世界上強度最大的單日運動都肯這樣做,眾多把報名門檻設在六七十歲以下的中國馬拉松賽事,難道不應該好好反思嗎?


資料來源:愛燃燒,作者:洪立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