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定義一場越野比賽的真實難度?

愛燃燒 於 05/10/2015 發表 收藏文章
越野跑比賽的真實難度只是海拔爬升圖顯示的起伏那麼簡單麼?事實也許並不是這樣的。

引子,我被關門了~

FanPiece TV

今年四月,我參加了一場大洋洲Skyrunning冠軍賽,Buffalo Stampede。

雖然17小時的關門時間、75公里4500米爬升的賽道,對我來説頗有難度,但是拉出國內任一以“小有難度”著稱的民間賽事,可能在數據上看都會完爆之。

可傷害我最深的是39公里處的巨石陣,選手或在高達數米的巨石上下閃展騰挪,或在兩片巨石的夾縫中擠過,或在兩塊巨石間搭建的梯子小心翼翼地躡足潛蹤,或在“狗洞”中匍匐前進。一時間,由於某位選手的特殊體型卡在了某處夾縫,造成了後面小規模的擁堵。
於是我在第41公里被關門。
筆者在海拔爬升圖的中點處被關門

我不怪那位被兩片巨石卡住的選手,因為當輪到我時,乳酸堆積的四肢、塞滿強制裝備的揹包、頗有技術難度的地形,我不得不扭曲着怪異的肢體配合着巨石陣的天然造型,種種問題竟然使我在短短的500米路段上浪費了半個小時….首先我必須要承認,之所以被關門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我水平着實一般,然而我不得不説這片頗有技術性的巨石陣,在海拔爬升圖上面完全無法表達出來,從而對我的時間戰術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圖為澳洲Skyrunning 冠軍賽Buffalo Stampede技術路段

從這以後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海拔爬升圖只能初步描述賽道的起伏變化,並不能精準地顯示技術路段的難點。正好這幾天愛燃燒的編輯三三總在催我寫篇關於越野賽難度分級的文字,在參考ITRA(International Trail Running Association,即國際越野跑協會,後文簡稱“ITRA”)賽道難度衡量的理解,和一些現有實際案例的分析,於是就有了您現在正看到的這篇“枯燥”的文章。

越野路線精確測量的難度
在談到ITRA給越野賽事劃分難度級別之前,我要先談談越野線路的測量問題。希望從參賽者的角度講,不要盲目地完全依賴海拔爬升圖,從賽事組織者的角度講,如果賽道中某處地形過於複雜,希望通過這篇文章你會在賽道信息上有所標註。如果你依然認為GPS是權威至上的測線法寶,那麼或許這篇文章會改變你的一些看法。

在ITRA官網中“測線方法”的部分,國際越野跑協會如是評價測線的難度所在:“距離和海拔爬升數據是衡量一條越野線路的重要指標,另,越野線路天生具有一定的不規則性,所以力求這些數據的精確度就顯得格外重要。與平坦的公路跑有所不同的是,本質上,越野線路往往都是不規則的。因此,我們必須時刻謹記,並不存在一種萬全之法,能夠精確地測量越野路線距離和海拔爬升。”
對此,ITRA打了一個有趣的比方,為了使行文更加生動,容筆者在此附會一番。當越野跑者跑在佈滿石子的防火道,或許有種如履平地的感覺,但假設我們像《蟻人》般縮小自己的身體——或者乾脆就變成螞蟻,那麼想象一下,在我們面前成千上萬的“巨石”上下攀爬,每粒石子所累計的上下爬升不容小覷。在現實世界中的技術地形,面對數米高的巨巖我們正如“防火道上的螞蟻”,估計不論耗費的精力,單單是爬上爬下的海拔差累計到了哪裏去了?如果線路夠短,或者體現在一張足夠大比例尺的海拔爬升圖,恐怕會是一堆形似顫抖的、看了讓人不寒而慄的“鋸齒”吧!
藍色線條是GPS紀錄的數據,黑色線條是實際人體發生位移的數據

如果你是GPS的忠實用户,你一定會爭辯:GPS手錶一定會精確地記錄我在巨巖上爬上爬下的數據的!事實卻並非如此。當你在一場百公里甚至百英里越野賽時,為了節省電量把手中的Suunto或Garmin調成GPS每隔一分鐘或每隔100米記錄一次,那麼GPS因此計算出的距離,只是兩點之間距離最短的線段,而非波浪形起伏不定、真實的越野線路。因“大部分越野線路天生具有一定的不規則性”,這點在你看來GPS可有可無的“微妙誤差”,放在動輒百公里的越野賽中足夠引起重視了。在現實的案例中,這個問題放在技術性賽道頗多的歐洲越野賽尤為適用。
然而退一萬步説,哪怕GPS可以克服這些“微妙”的誤差,那麼温度、氣壓、甚至是手臂擺動造成的誤差都難以做到路線的純精確測量。面對這些微妙的誤差你覺得不以為然?無論你是賽事的組織者還是參賽選手,或許你都應該重視下。因為ITRA對這些誤差作出的評估是,在海拔總爬升和總下降的數據上,最多會產生30%的的誤差。在我個人理解中,海拔越低、路線越短、技術性越低的路線,GPS記錄的誤差就越小,而另一個極端,比如高海拔、長線路、高技術性的賽道——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歐洲的賽道——你就要更加謹慎對待手中的數據了。

此外,坡度上的平面距離和GPS記錄的水平距離也是一個問題。
如上圖所示,d是水平位移的距離,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的越野賽事都是在山上的,有山就有坡,有坡就會有在坡面上的D距離,坡度越陡,D就越大於d。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用古老的勾股定理計算出跑者真正跑——或者走過的實際平面距離,而非GPS記錄的水平距離。問題是,大部分的山體都是複雜的不規則三三角形,面對坑坑窪窪、橢圓形、甚至多邊形的賽道地表,我們怎麼精確計算出實際的距離?

ITRA並沒有給出合理完美的解決辦法,他們只是在給越野賽道難度分級之前,約法三章似的告訴我們:一定要謹慎對待賽道數據;如果計算的不精確也是在所難免。

筆者的觀點是,賽事組織者能做的儘可能地縮小誤差。測線團隊(不少於3人)應該每人手臂上戴2只不同品牌型號的手錶,在不同天氣、氣壓情況下,測量賽道5次以上,甚至7次以上,去掉兩個極端的最高值和最低值,計算出剩下幾次數據的平均值,才能儘可能地縮小誤差。越是長距離、技術性、高海拔的賽道越是應該如此。這不是一種情懷,而是一種態度。

世間安得雙全法,這個無奈的事實就是,和那個關於“民主”的比喻如出一轍,GPS測量雖然不是測線的最完美辦法,但它只能是“在一筐爛蘋果中挑一個相對不爛的那顆”。

越野線路的難度分級
經驗告訴我,大部分的越野賽道,都是依據現有的(經典)徒步路線而成,歐洲的UTMB、TDG,北美的硬石、大峽谷,澳洲的TNF100、Surfcoast Century,非洲的魚河谷、桌山,亞洲的富士山、四姑娘山、木斯塘,你隨便挑一個都是驢友們心目中香巴拉。

這個理論看似誰都知道,但放在衡量越野線路難度的邏輯框架下,就很有實際意義了。Trail Run Project公司致力於通過客户羣上傳的越野數據,來衡量世界範圍內越野線路的難度。也就是説,同一條經典線路,每名越野跑者/徒步者都上傳自己的數據,某種程度上可以拉低誤差值。淘氣的讀者或許會問,如果有攪局者故意上傳個離譜的數據怎麼辦?人家也是有“網站編輯”的好吧!
圖為“Trail Run Project”的某賽事數據

拿環勃朗峰徒步線路舉例子,除了常規的距離長度、總爬升總下降值、衞星地圖、海拔爬升圖這些數據之外,還有最高點的海拔、最低海拔、最大坡度、最小坡度、可跑路線所佔比例等等數據。“Trail Run計劃”所做的不是精確描述一條線路的數據,而是儘可能地通過“經驗”來解讀一條線路的難度,提供最大的參考性。難道這才是越野線路測量的未來?未可知。
ITRA中國積分賽事一覽(部分)

我們再回到ITRA的難度分級。據筆者統計,ITRA積分的中國成員有30多個賽事,其中基本覆蓋了大部分國內跑者趨之若鶩的UTMB積分賽事,這些UTMB積分賽事也基本與國內相對來説有難度的賽事相重疊。把目光放遠點,截至2014年年末,ITRA所囊括的5大洲60多個國家中,有310名賽事機構成員,750多條越野線路。這組數據説明了一點,想要初步查詢/了解國內外賽事的難度,研究ITRA的難度分級系統就夠了。
ITRA定義的一個大前提是,ITRA規定的越野賽事必須是自然環境為主,如山地,沙漠,森林,平原,並且要求不多於20%的鋪裝路面和柏油瀝青路面。地形可以多種多樣,土路,防火道,森林小路。

首先,在距離長度的劃分,ITRA將750多條旗下賽事/線路劃為:
  • 42公里內:(普通)越野賽
  • 42發公里以上:超馬越野賽
  • 中距離超馬越野賽:42公里至69公里
  • 長距離超馬越野賽:70公里至99公里
  • 超長距離超馬越野賽:100公里以上
  • 變態距離超馬越野賽:300公里以上(筆者注)
其次,在距離初步劃分的基礎上,ITRA又對各賽事難度從“Endurance耐力系數”、“The Mountain level山地等級”、“The Finisher criteria完賽指標”等三個維度去衡量各項賽事的難度。
Endurance
Endurance,耐力系數值是ITRA獨創的一套系統,用距離和總爬升來初步判斷一個賽事難度。方法很簡單,即Endurance值=距離+(總爬升/100) 計算出來的分數是多少,在如下表格尋找對應的分值。由於6月份ITRA更新了Endurance的分值系統,所以以後我們要找最新的數值。舉個例子,國內越野跑者眾所周知的HK100,100公里爬升4500米,按照公式計算:100+(4500m/100)=145. 在表格中145最新系統對應的是5分(舊系統是3分),那麼港百的賽事耐力系數值就是5。比如10月18日舉行的2015年寧海越野賽,50公里總爬升2500米,按照公式計算出耐力系數值是75,對應的數值是3分(舊系統是1分)。
有經驗的跑者對這個公式不會太陌生,很多人用這個公式初步判定賽事的難度,並一定程度上毛估公路跑的時間和難度。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積分是不是UTMB分?
不是,或者説,不一定。因為UTMB作為ITRA旗下的眾多賽事之一,本質上和各大小賽事並無從屬關係,所以ITRA的分數並不會約制、涵蓋UTMB的分數,但毫無疑問,在國內越野賽事的視野下,儘管這幾年國內賽事如雨後春筍般一夜之間爆增,但相對於越野跑氛圍已盡成熟的歐美國家,數量上還在少數,所以我們不難發現,ITRA的這個Endurance分和UTMB的積分在國內賽事中有較大的重合度,但在國外只是一個不大不小的交集罷了。
圖為ITRA積分在國內賽事網站的通常體現

然而從功利主義的角度講,ITRA積分在現階段“並沒有什麼卵用”(終於用到這句話了),因為在現有的賽事制度中,ITRA分並沒有像UTMB積分那樣起到所謂“積分”的作用,唯一的現實功能就是衡量難度和…..提高“逼格”。當然這並不能説這套分值系統在將來不會起到任何作用,畢竟……用馬雲的話説,“現在的我們和15年前比確實壯大了很多,但是和15年後的我們相比,現在我們還只是嬰兒。”至於説如何申請加盟ITRA的賽事系統,請參考ITRA的官網有詳細的教程,在此不贅述了。
The Mountain level
The Mountain level,山地等級,ITRA對此等級的規定較為模糊。大體上是從1-12的分值來表示賽道中“坡度所佔的比例”、“不間斷長距離爬升”和“賽道的平均海拔高度”等三個方面去衡量,但具體是以怎樣的依據組委會只是用了“公正客觀的態度去考量”的話一語帶過。筆者分析,如果是一一分析各個賽道的路況,建立單獨的指標不僅耗費具體的人力時間資源,ITRA本身也沒有能力每天只計算這個事情,所以更多的還是經驗上去判斷。

The Finisher criteria
The Finisher criteria,完賽指標的意義相對來説就很有建設性。它不僅僅顧及到了優秀的精英跑者,更考慮到入門甚至最慢的跑者都能享受這項運動的樂趣。這個指標根據每項賽事組織者所規定的關門時間內,所能完賽選手的比例。參考這一指標,參賽選手對比賽會有更明確的預判,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挑戰該賽事。
總結來看,至少我們知道了GPS並非是權威至上的測線法寶,它有可能出錯,無論是參賽者還是組織者對於賽道的數據都要謹慎處理;目前無論是Trail Run計劃,還是ITRA的評分等級,某種程度上更多的還是基於經驗去考量;雖然ITRA的積分“然並卵”,但它通過耐力系數值、山地等級、完賽指標三個維度建立的難度分級,對於已經申請為ITRA會員的賽事,還是可以初步判定賽道難度的。

最後,筆者想建議的是,儘管ITRA積分在國內外已經淪為了“升格”利器,既然交了銀子申請成為其成員,為何不完善它,通過已有的數據和“三個維度”,在賽道説明中更全面地闡述自己的難度分級而不只是一味地去追求那個所謂的天下最虐,史上最難!


資料來源:愛燃燒,作者:小明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